*四虎影院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耕教授应邀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作学术报告

2015年7月7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耕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学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邓卫教授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主持。

杨耕教授以“如何理解哲学的显着特征”为主题,围绕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如何看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主题转换等问题作了精彩而深刻的演讲。

杨耕教授认为,哲学这个词源自希腊语“philosophia”,本意是“爱智慧”。但实际上,哲学不仅是“爱智慧”,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给人的生存发展以勇气和方向的大智慧,是破解人生之谜的大智慧。哲学就是人生观,而人生观就是世界观,正如费希特所言,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便会选择什么样的哲学,因此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不会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也就是人生的价值意义问题,而这一问题就不是科学问题,科学再发达,也不能破解人生之谜,因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是社会存在物,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就此而言,首先,具体科学都是以自然或社会领域中的某一方面为对象,它所研究的问题是具体的,限于特定的领域,而哲学以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为对象,它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哲学是世界观 ,它的提问方式和问题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比如人为什么有生有死,这属于医学问题,可人如何对待生与死,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这属于哲学问题;比如爱情小说当然涉及两性关系,但它的哲理意义恰恰在于揭示以两性关系为基础的爱,揭示爱情的社会性,也就是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其次,哲学不仅要探求世界的客观本性和普遍规律,而且必须探求人自身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探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途径和普遍方法,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等。因此实证科学的总和仍然是对世界的实证知识的叠加,哲学则是以人与世界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世界的总体性把握。

杨耕教授认为在研究哲学过程中,应该很好地处理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他认为哲学不应该仅仅成为哲学家之间的对话,更不应该仅仅成为哲学家个人的独白,因为这样的哲学家实际上会成为多余的人。哲学重要的是要实现与现实的对话,哲学的超越性是对现实中可能性的充分揭示,哲学当然单离不开抽象的范畴,但不应仅仅停留在范畴自身的逻辑游戏上,比如马克思否定辩证法的根本目的恰恰是要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在如何处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杨耕教授指出,政治需要哲学,哲学通过政治影响现实。毛泽东同志提出实事求是,是要批判教条主义;邓小平同志重申实事求是,是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在西方思想史上,法国启蒙哲学为法国革命鸣锣开道,德国古典哲学为德国革命摇旗呐喊;当代西方解构主义表明上很抽象,但实际上是要通过解构既定话语来揭示现实政治结构和历史传统。那种没有经过哲学论证的政治,缺乏合理性,不能得到人民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认同。同时,哲学不可能脱离政治,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是通过政治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杨耕教授着重指出,马克思哲学不是学院哲学,不是讲坛哲学,也不是论坛哲学。马克思哲学在理论主题上实现了由“世界何以可能”到“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转换,在探讨范式上实现了由“宇宙本体”追问到“人的生存方式”追问的转换,在功能上实现了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换。因此,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哲学超越了19世纪这个特定时代,构成了改变此后历史进程的历史运动,因此不能以创立时间的早晚来界定一门学说是否真理。特别是,当今世界上出现的重大问题均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息的马克思,比生前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埋头着述的马克思,更加吸引世界的目光。换言之,马克思仍然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杨耕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供稿:院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