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档案中触摸历史的学术之旅
8月22日下午,开营仪式上众位老师的欢迎与期许言犹在耳,清华-斯坦福中国近代史学术训练营的众多小伙伴们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日程紧凑的五天档案文献研读活动中去。郭沫若先生有诗曰,“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犹龙柱下窥藏史,呼凤舆前听诵诗。”一语道破档案文献功夫的意义所在。触摸档案,拂去尘螨,汲取故纸堆中的营养,还原历史的丰满与深刻,个中苦熬与惊喜,请容小编一一道来。
DAY 1 8.22 清华图书馆座谈&参观
上午的开营仪式结束,下午清华图书馆的王媛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有关清华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内容丰富的讲解和参观。在李文正馆会议室,王媛老师为学术训练营的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清华图书馆的沿革和馆藏特色资源,同时结合此次学术训练营的主题着重讲解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工具书的馆藏情况,并举例为大家说明了主流文献管理与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清华馆藏和购买的晚清民国报刊数据库、大成故纸堆数据库、民国史料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资源让大家心动连连。
![图一.JPG](/__local/9/85/D8/53ADA9866707F1CD2C0D93C52C7_BD191F1A_12945.jpg?e=.jpg)
![图二.JPG](/__local/8/D6/48/E837B0B8DC1CE0E12E8DFE1BCD3_6B4EAAD3_18EDF.jpg?e=.jpg)
随后,在王老师带领下小伙伴们依次参观了清华图书馆李文正馆、逸夫馆、老馆和人文社科图书馆。在老馆闭架书库,一部有关冰激凌制作的英文书引发了美国同学的浓厚兴趣。
DAY 2 8.23 参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8月23日一大早,小伙伴们驱车前往位于故宫西华门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专门保存明清两代中央国家机关档案及皇室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以卷帙浩瀚着称。馆藏档案1000余万件,共74个全宗,其中清代档案文件占据主体,多来自内阁、军机处、内务府、宗人府和宫中各处,全面反映了帝国中枢数百年的风云变迁。
![图三.JPG](/__local/F1/3F/C38F35CCB7F524FD8CDB0D1283D_4084CC74_24770.jpg?e=.jpg)
馆内老师首先带大家参观了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明清文书档案珍品陈列。这一陈列集中展示了明清时期皇帝专用文书、臣工题奏文书、衙署往来文书、殿试试卷等专门文书、实录等内府编修典籍、明清舆图照片、皇家生活档案等不同类型的精华馆藏,让大家仿佛随手可以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
紧接着,围绕馆藏分布和文献检索、查阅和复制规则,馆内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交流。
![图四.JPG](/__local/3/D0/FA/0EE6DDEB8F1FC72D012B5EF486A_220A68DF_16D7A.jpg?e=.jpg)
![图五.JPG](/__local/F6/58/DB0881DC2EC241AFAE8A141CDAE_7F7D5E5C_1D557.jpg?e=.jpg)
![图六.JPG](/__local/2/94/74/44305939A77516E98381DE80ADE_7D66BEBF_117B5.jpg?e=.jpg)
自由查阅时间,小伙伴们按耐不住体内积攒的学术热情,投入到紧张的档案检索和研读中去。即使是简单的工作午餐时间,在第一历史档案馆小小的休息区同学们仍旧展开了热烈的心得交流与讨论。
DAY 3 8.24 参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 中国近代史档案馆
![图七.JPG](/__local/A/49/F2/82E26BCF82F8990033B91BCA153_E53E3FBB_1EAC3.jpg?e=.jpg)
8月24日一早大家前往学术之旅下一站,位于王府井附近、东厂胡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档案馆。根据馆内负责老师的介绍,馆内现有珍藏各类档案资料近20万件,包括文稿、书信、电稿、年谱、日记、奏折、地图、碑帖、契约等,其档主均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着名人物。值得一提的是,馆内的特色藏档包括清朝各衙门档案、张之洞档案、李鸿章档案、胡适档案等。这些藏档均属海内外独有,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近年来,近代史所启动了海外近代中国珍稀文献搜集整理工程。截至目前,已收集到90余万页的中国国民党史珍稀档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蒋介石日记》抄本、日本藏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战犯档案等珍稀文献,并成为这些藏档在中国大陆的唯一收藏单位。
展览桌上的馆藏珍品让同行的斯坦福大学墨磊宁老师禁不住用中文大呼:“我们每个人都和这里谈恋爱了(everyone fell in love with it)!”
![图九.JPG](/__local/A/5C/29/F88E1E5A559A236921634DF9535_213ABF73_1A3F8.jpg?e=.jpg)
自由查档时间,小伙伴们分成了现代派与复古派。
![图十.JPG](/__local/8/37/B9/382A72E319643D94DA31ECAB20C_C92ACD2E_110F9.jpg?e=.jpg)
利用电子检索工具和手制卡片两种不同方式,一头扎进了档案文献的海洋。
DAY4 8.25 参访北京市档案馆
北京市档案馆是集中保管北京地方政权组织机构档案为主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这也使得这里的档案更加具有地方特色,不仅藏有民国初期及北洋、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历届北京政权机关、党派团体、军警宪特、公私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还有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邓中夏、陈独秀等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档案和北京地下党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档案,反映五四运动、叁一八惨案、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的档案等,更有反映北京经济活动的档案如开办最早的门头沟煤矿、石景山钢铁厂、冀北电力公司、北京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车股份有限公司、自来水公司、老字号店铺“同仁堂”、“瑞蚨祥”、“亨得利”以及银行、钱庄、商号等,以及其他一些反映北京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沿革的档案。
在馆内负责人简单介绍查阅方法与规则后,早已驾轻就熟的同学们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检索和抄录工作,大家知道,和那些模糊的扫描文字死磕的一天又开始了。
DAY 5 8.26 参访国家图书馆 五天学术之旅的最后一站,小伙伴们来到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这里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有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200余万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经过存包、办卡等手续,小伙伴们开始了对心仪的书籍、文献、档案等的搜寻。 微缩胶片机来查阅档案坐在机器前,历史人物的信札往来、政党组织的兴衰成败、政治运动的云涌风起无不从指尖流过,一种新鲜和厚重的感觉油然而生五天的档案查阅之旅已告一段落,小伙伴开始着手最终的展示筹备。在这日程紧凑的五天当中,学术训练营的每一位同学都在做着相同的一件事:认真的选择一个问题,耐心的翻阅大量档案,聆听沉睡的纸页发出的回声,以此为线索,一点点扶起被时间掩埋的丰碑。五天中,李蕉老师这样评价学术训练营:有趣、有料、有见地,有见地,因为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有料,因为有浩如烟海的档案收藏,有趣,因为有这样一个求知若渴、活泼有爱的学术family。
让我们期待今天的结营展示!聆听历史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