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院

【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思政课程建设专题调研

5月14日上午,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务处处长彭刚、副处长苏芃一行前往马克思主义学院,就落实“叁位一体”、加强思政课程建设等进行专题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雯姝、教学委员会主任蔡乐苏、党委副书记舒文、院长助理吴俊及“原理”课课程负责人李成旺、“概论”课课程副负责人冯务中、“纲要”课课程副负责人李蕉等1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雯姝主持。

杨斌副校长指出,如何把“叁位一体”全面落实在课程教学中是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重要议题,马院承担的思政课量大面广,在学生价值塑造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同时,思政课亦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一个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写作与沟通能力的重要抓手。他希望马院四门本科生思政课,能够把学生写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主产物而不是副产物,在新时代产生具有引领性的教学成果,在全校乃至全国作出表率。

教务处处长彭刚在发言中谈到加强学生写作与交流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把写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学生能力培养质量的一个抓手。彭刚表示,思政课应当具有导向性,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务处副处长苏芃表示,清华思政课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已经有多样化的探索并取得了成效,希望马院教学团队能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体系性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随后,马院参会教师依次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以及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交流。

“原理”课课程负责人李成旺指出,“原理”课与其他叁门思政课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即在同学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不仅源自其自身的价值和道义诉求,更来自其对传统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真正超越,因此“原理”课教学也有自身的特点,它特别强调通过“说理”的方式,在思想比较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革的内在逻辑呈现出来,进而在思想深处赢得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因此,“原理”课不但要做到知识传授,更要开阔同学们的理论视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的养成又需要通过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体现出来。

为此,在“原理”课教学的全过程中,任课教师始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期伊始就布置了具体阅读书目和讨论主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成长背景和人生阅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理论问题,展开深度的经典阅读,随后在分组学习中,小组同学围绕一个问题相互交流,写中期读书报告上交网络学堂,学生之间彼此进行点评,同时小组内部通过演讲展示比赛,优胜者进行课堂展示,期末上交一篇1500字以上的考试论文。有的教师还对同学作业进行逐一点评。上述教学环节,使得“原理”课就不仅仅是一门知识传承的课,也不是在外在层面试图达到“四个自信”的课,而是能够培养清华学子多重能力和素养的课,而这种能力和素养更是时代对清华学子的要求和期许。

“概论”课课程副负责人冯务中表示写作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沟通能力,需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打造多个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应该同时覆盖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行。“听”的能力非常重要,检验学生听懂与否的标准是学生能否进行恰如其分、条理清楚的复述和表达;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设置了小班讨论、课堂讨论、课后师生交流等环节;“读”是重点,需要精选书目、列出书单,指导学生选书读书,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通过读书报告的质量检验阅读效果;除了撰写读书报告,“写”还包括“课前十问”、寒假调研“我的家族史”、期末论文、课程总结等;“行”就是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转化为行动,以期知行合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是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淡化期末,强化平时,将学生的总成绩分解为多次作业,引导学生“敢写”“勤写”;同时通过反馈学生作业质量的方式,让学生反思自我,逐步实现“爱写”“善写”。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沟通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作为带动学生的成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吴俊认为,思政课在价值塑造中承担了能力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社会性能力的重要任务。基础课精选12本中外经典书目,通过推荐书目、导读沙龙、撰写读书报告等环节教会学生读书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基础”课任课教师吴俊具体介绍了“基础”课的相关情况。她谈到,在贯彻清华“叁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时,思政课需要重视的是如何在价值塑造的过程中完成能力培养,换句话说,就是如何通过学术和社会性能力培养增强思政课对同学们的吸引力。撰写读书报告是训练学生阅读、思考和写作能力的较好方式。作为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政课,“基础”课围绕6个教学主题,精选了12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中外书目,通过阅读推荐书目—参与导读沙龙—撰写读书报告叁个步骤,激发学生对课程阅读和思考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2017-2018年秋季学期末的一项“基础”课课程调研中,76%的同学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收获最大的是“阅读和思考、读书报告的写作”。就读书报告的形式而言,有的用文言体,有的是随感,有的偏理论,形式不一,水平也参差不齐,既有停留于书目内容的介绍,也有就某个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如何就此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如何撰写读书报告”的培训、增加读书报告面批环节以及选择优质读书报告在线上和线下课堂进行分享是下学期“基础”课教学考虑改进的内容。

小班讨论和大班研讨是“基础”课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两大环节。6次、18个选题、15人制的小班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人人都可以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这在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而大班研讨就是在各小班讨论优秀代表组队总结讨论概况、提炼精彩观点、呈现讨论分歧基础上,集全班之力对存疑问题进一步探讨的环节。学生会用“思想聚集地”“收获最大”“最喜欢”来形容讨论课,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如每次讨论的主力或进入深入讨论的总是部分人,存在搭便车的现象;有的题讨论热烈,有的题会冷场;由助教主持的小班讨论有时不能及时有力地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等。下学期我们会通过事先请同学们提交参与讨论的书面材料、进一步遴选更吸引学生、讨论空间更大的主题以及加大助教培训力度等措施改善现状。

“纲要”课课程副负责人李蕉认为,课程中对阅读与写作的要求,需要与教学设计中的反馈体系内在协同。目前,同学们对写作和阅读的畏难情绪往往表现在叁个方面:第一,没兴趣;第二,没时间;第叁,没方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将一学期的课程分成了不同的板块,辅以有效整合的助教导读方式,有序推进同学们的小组阅读与合作学习。除此之外,在课程的不同时期,李蕉老师还会特别向同学们做阅读写作方法论的专题指导,并对每一阶段的阅读和表达要求划分了清晰的标准。在李老师的课堂中,每位选课同学都会得到助教导读提纲、老师辅导课、课下微沙龙、课上课程展示,以及课后读书笔记的循序指导;而助教,也因规则明确、标准清晰,能够为同学们提供更及时、精细的反馈。李老师说,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教学设计达到课堂的“1+效应”,即让同学们感受到,“我精读了1本书,但同时听懂了29本书;我写了1篇读书笔记,却同时学到许多了反思的方法”。这种立体新颖的授课方式,目前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广泛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党委副书记、“纲要”课任课教师舒文指出,自从2002年校友提出希望母校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后,自己在长期的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具体说来,课内抽出一定时间点名让两组学生经过两周准备后上台展示,每组学生展示不超过十分钟,以锻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某个问题或对某本书阅读后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展示后让一名学生点评。课外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交作业,字数不低于3000字,上不封顶,形式多样,且不能抄袭。多年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参与的方式是受学生欢迎的。

教学委员会主任蔡乐苏强调,清华对学生培养和塑造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道德”和“信仰”,二是“能说”和“能写”,思政课要着重培养学生“有规则”“有中国规则”地“说”和“写”,在训练形式上,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要使学生有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雯姝表示,马院高度重视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刚性需求,摸准需求精准教学,在教学整体设计上可进一步突出写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环节,使内容更深入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更有吸引力。目前,马院已出版近20本学生学习思政课成果系列丛书,在此基础上,争取能定期出版反映思政课提升清华学生能力的系列丛书。